大會直播|如何“換雙眼睛看世界”(張國維博士演講摘錄)
發表時間:2022-02-21 來源:中國NLP培訓學院
大會直播|如何“換雙眼睛看世界”(張國維博士演講摘錄)
3月5日,第十一屆中國NLP實用心理學大會已進行到第二天,會場大門一開,人們蜂擁而至,紛紛搶坐前排,現場氛圍十分火爆。下午由國際資深NLP導師張國維博士為我們主講《人生的六度空間》。這位人生智慧的傳播者,帶領我們站在不同的思想維度,領略NLP心理學的魅力。
NLP智慧有一句非常經典的話。"行動的背后必有正面的動機"。當孩子做錯事情了,你能否了解孩子做這件事的動機。正如,我的兒子曾經想要當工程師,但數學不好,我告訴他:你數學不好,怎么去當一個工程師呢。
我們常常搞亂因果,為的是讓孩子不要有不切實際的夢想。試試把孩子引向效果方向,才能讓孩子知道自己需要什么,讓孩子擁有追求幸福的能力。
在人生的旅程中,情緒似乎一直在掌控著自己的思想。張博士說:"為什么我們會有情緒 ,因為我們以為自己受到了威脅,爆發情緒只是為了保護我們自己。"但是情緒會破壞思想 ,決定著我們的行為模式,怎么辦呢?
一如顧客的投訴,沒人喜歡。但是投訴對我們是不是也意味著好處呢?假如一個聰明的老板從顧客的投訴中重新去會審視自己的產品,從而設計出了優秀的產品。從不同的角度,我們看到的視角層次是不一樣的。只有對自己多一分覺察,才能打開內心的更大格局。
生活總有其正負面,當你感覺自信、快樂、成功、幸福時記得深呼吸、按手指骨節,當你需要借用過去成功的資源時,我知道你已經有方法了。
"別亂跑,別撞壞了東西!"這句話,它隱藏或預設的前提:你跑,一定撞亂東西。它的暗示或指向:你跑,去撞壞東西。在這樣一些發生在潛意識指令作用下,孩子很容易就撞壞東西,這反過來又證明父母是多么正確!孩子天生是信任和愛父母的,孩子本能會做些事情去證明父母是對的。這同時也反射了孩子的無能與無知,慢慢腐蝕著他們的自我價值感
在現場,nlp張博士不斷地就生活中一個個場景提問,如何換框,如何應對,如何發現更多的靈活性。不禁讓人恍然大悟,原來生活還可以這樣過!